关于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与研究

2024-06-27 10.00元 免费试读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每项工作都要以绩效为导向。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防控财政资源配置低效、无效问题。整合用途类似的专项资金,严控小、散等零星项目,对年度新设立或延续的重大政策和项目,以及社会关注度高的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将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本部门预算支出结构,改进本部门管理工作。二是做好事中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运行监控可确保绩效目标实现,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能够保障预算执行进度,确保绩效目标按期保质实现;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事后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绩效评价是对已执行完成的预算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预算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和分析,有利于发现整个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接受有关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实施直接挂钩,对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有积极作用。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支撑力度不足一是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保障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自身的业务发展和资金需求缺乏统筹考虑,建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与本单位业务不契合,或者已建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但未压实责任、落实到人,单位全员绩效意识淡薄,业务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同配合力度不足。二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配备和专业水平与绩效管理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偏重于财务、简单事务方面的评价,对于专业度强、复杂度高的项目,难以发现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人员大多是由财务人员兼任,一岗多责,易出现工作精力不足,致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滞后。三是数据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信息共享。目前,预算一体化系统已经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但各单位在进行绩效管理时,仍不能及时实现信息共享。主要表现在单位内部财务部门向业务科室传达绩效工作要求后,没有共享的系统收集数据,需经过人工统计后汇总上报绩效情况,时间周期过长,导致预算绩效管控缺乏及时性和可靠性。


( 单篇付费后可阅读完整内容

单击 阅读全文 即可

   (会员点击 "会员订阅" 免费阅读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