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治国理政思想理念中的四重思想文化品格

2023-09-20 10.00元 免费试读




出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家们就治乱兴衰、治国理政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千百年发展中除旧布新,深刻影响着当代治国理政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品格。这些传统文化品格代表了思想文化的基本素质和内在底蕴,决定了思想观念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在阐述治国理政思想理念时常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这些观点、命题、格言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的精髓,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新时代超越。

一、以“民为邦本”与“正己修身”为旨归的价值品格

(一)“民为邦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终极旨归

自家国天下观出现以来,“民”就成了为政之本,“德为善政,政在养民”[2]始终是中国古代恒久不变的主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最早见于传世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是中国民本观的雏形。先秦诸子在处理政与民时阐释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4],是谓立政之先虑民。儒家作为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反对“苛政猛于虎”,呼吁“仁政为民”。孟子劝谏梁惠王时指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5],是谓行王道方得民心安天下。唐太宗著名的“君舟民水”比喻表明了与民关系如何决定了国家是否稳定。汉唐时期对民本观的系统总结和治国实践造就了这一时期的盛世之象。明代政治家张居正指出“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6]329,后來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将其转化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决心。从传统民本观升华而来的清末“新民本”观在中西交融下试图超越王朝兴衰的君臣之义,为寻找制度新口,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思想先锋突破传统为君、治民、人治的民本界限,将传统民本观带入了新境界。可见,中国民本观在历朝历代演进中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观念,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品格表明与民关系和为民思想成为衡量治国理政成效的标准。

为何为民?引用“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7]的以民为镜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对照治理成效的一面镜子。自建党之日起,共产党就一直在阐释为什么人的问题,从“为人民服务”到“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所托。治国理政思想理念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体现在人民立场上:关于党的基本立场,他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讲“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8];关于党的执政要义他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9]阐发民心关乎国之胜败的重要意义;关于党的责任使命,他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11]189的豪迈之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为民情怀和执政胸怀。

如何为民?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12]的“枝叶为民”强调事关百姓冷暖安危的琐事都应关注;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13]的“毫末之利”阐释事关人民利益的一枝一叶都是大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表述以人民的向往为行动指南,救人民所困,满人民所需,造人民之福,利人民之便,以人为尺度,以现实的人为目的,以为人民谋福利为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为民爱民的深情表达。

为民如何?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的归宿不是抽象和虚幻的,知行合一既是传统文化精髓也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哲学品格。美好生活的深刻意涵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一方面,“更好”是为民如何的尺度,他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4]指出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应如累土般慎终如始,这里充满着对少多、小大、始终、成败的辩证思考。另一方面,“更满足”是为民如何的标准,在2016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这成为“民感如何”的新定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七亿多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推进中随时随地聆听人民呼声、响应人民期待,在经济平稳发展、人民平等参与、文化繁荣多样、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美丽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使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劳有所获的改革开放红利真正普惠人民。

为何为民、如何为民、为民如何,三者有机统一,体现了治国理政思想理念中执政观、价值观与民本观的统一,“民为邦本”的传统思想品格成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理念的终极旨归。

(二)“正己修身”——“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内在旨归

正己修身”是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价值追求,是成就人生、延续民族血脉、促进民族振兴的精神特质和品格。“修身”以为“正己”,最早见于《墨子·非儒》:“远施周偏,近以修身。”[15]儒家认为,“修身”与“为民”同道,共同构成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以达到“安民”之旨归,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6]。到了西汉,修身不仅成为知识分子而且成为执政者的必行之道,在对前人思想丰富发展基础上拓展为更系统全面的“修身观”,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7]704。可见,中国传统修身观包含或是近身、中承、远施的三境界,或是个人、社会、国家的三层次,体现为个人自身的道德准则、对社会的责任目标和对国家的民族担当。个人德行修养关乎家国命运,正己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这也符合传统义利观、取舍观、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治国理政的论述中,他始终把严以律己作为提升国民素养和塑造党员党性的基本价值,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寻求内在旨归。

为何修?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18],在相对性上强调内心自律的重要性,节制之难和颓废之易是人生常态,无论个人还是干部,必须坚持“三省吾身”,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19][20]417的意识,上对照明察不弃正己微末、不舍修身寸心;下守住底线管住欲望,敬权、慎独、谨行、择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严修身严用权严律己警示党员干部做人乃做官之前提,修身乃为政之基础,人的修为尺度决定了官的作为程度。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21]警示党员干部切莫以不知足的贪欲之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告诫手持公权的党员干部应反躬自省,提高自控自觉能力,防止坠入贪欲的深渊。

如何修?在认识论上,以明镜之比引用“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22],指出自我批评和他人批评是修身的双重武器,这种武器可以在对照先进中时时拂拭言行、日日扫除杂草达修身之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23],为政者修德如不存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就难以保有正己修身的内在动力,正所谓“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24]。在方法论上,他阐明了修身的方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5],从内心深处“存敬畏”,在行动中“握戒尺”,自设政治红线,自筑经济高墙,常修善修,坚守心中的一方净土,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个人修养,做到个人廉洁与工作廉政,以达激浊扬清、内圣外王的修身之效。

修如何?“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是个人修身最高境界。曾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他最执着的坚守。他指出,人的品格应如竹子的品格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6],鼓励青年要修得为事业“历百折”,为理想“犹未悔”的坚韧风骨。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27]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共产党人必须养成为政以德和自我革命的内在价值品格,强调了以上率下的辐射效应在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8]反映了他对学无止境而修也无止境的重视,他指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雅品质是个人修身独特精神境界,更赋予人生失意和挫折之时的豁达之气。

为何修、如何修、修如何三者有机统一,充分展现了治国理政理念中对“正己修身”的关注,为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给予了生动标注。“正己修身”也为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指明了方向,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內在旨归。

二、以“德法合治”与“治党治吏”为合力的实践品格

(一)“德法合治”——国无德不兴、国无法不成的治国实践

德治与法治历来相伴相生,自周而始的“明德慎罚”[29]既提倡敬德又主张刑罚适中;儒家主张的“仁政以德”治国之举和法家崇尚的“唯法而治”治国之术皆是对治国天下的思维凝结;汉初以致延续深远的“德法相济”“德法并重”思想,都体现出德治与法治的“合和观”是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

国无德不兴,那么为何立德?“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0],国之四维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价值。在2011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德是评价是非、真假、公私、实虚关系的尺度。历史已反复证明,治国独以威势而不长久,长治久安的内在驱动力建立在价值认同支撑下的道德原则之上,道德价值体系能够关照人的情感流露和人格需要,安顿人际关系和民心,支撑国家政治制度的规范。正如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上下求索的信念,承载着每个人的愿景[20]169,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道德观的传承和树立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国家情感归属的精神纽带。

立何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1],这是立德的最高境界。指出,人有人之道德,“重莫如国,栋莫如德”[32];官有官德,“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33]1055[34],最基本的官德就是廉洁、慎权、勤政;国有政德,“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35]20183月,在全国人大代表一次会议会见重庆代表团时指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党的干部在公权与私利间应一心为公,处处为公;在公益与私利间,应公私分明、先公后私,政德之要就在去私心、行公义。

如何立德?在方法上,在《做人与做官》中引用“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36][37]223来阐释经典官德,即不慕名利,将崇德立德放在职位和政绩之上;在认识上,“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37]207[38]才能摆脱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在行动上,告诫“诚于中者,形于外”[17]874,言语处处粉饰得再好也终将暴露其劣行劣德。因此,为官者必须慎独修德、言行一致。

法者,治之端也,作为最为重要的现代治理模式,法治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法治虽然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成果,但以严刑峻法起家的法家为现代法治观的确立提供了沃土。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征程。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为何立法?指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39],奉法立法是国家贫弱强盛的铜表,法的精神不是矗立在石板上的刻度,是标记在全民心中的信仰,立法司法执法的公正严明、已定必行才能使法成为“穹隆顶上不可动摇的拱心石”[40]。进一步指出:“道私者乱,道法者治。”[41]这一治一乱鲜明对比意在表明,国无法不成,党无法不明,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并行才能达到善治之效。

立何法?法治权威之一原则,即善法之治。特别引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42]来强调法的类型之差,恶法非法,唯善法可行。善法必须是凝结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符合具体国情的、体现正义价值的法,要守好善法的生命线。正如所引用的,“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43]立善法,全体社会成员才会成为法的拥护者、捍卫者、执行者。

如何立法?法治权威的之二原则,即法律至上;之三原则,即平等公正。将其凝结即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另外,对此也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6]535可见,立法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实行,他引用王符的“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44],指出法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面对知易行难的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现状,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唯有以“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45]的决心和勇气才能使法治成为全民信仰。

强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46]德治为法治提供了伦理滋养,法治为德治支撑了秩序保障。社会实践无不昭示着这样的规律,德法合治,社会稳定、政治太平,德法离散,秩序动荡、乱象丛生。可以说,“德法合治”的理论将其治国理政理念推上了新高度,成为治国理政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消弭了传统德治中人治的内在矛盾,达到了现代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理想状态。

(二)“选官用人”——群贤毕至、清正廉明的治国实践

天下之治在人才,治国之先在治吏,选官用人与治国治吏是内在统一的。无论是在传统治国还是现代治国治党实践中,如何选官且选好官,是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吕氏春秋》就曾强调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并把它上升到关系国家存亡、天下安危的高度来认识:“身安国定天下治,必贤人。”[47]

选什么官?用什么人?曾引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48],指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选贤任能的标准。他在兰考县考察时讲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49]684,优秀人才必定是经过筚路蓝缕的实践磨砺出来的,基层是培养好干部的磨炼场,一线是锻炼干部才能的最佳战场,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基层人才选拔机制。在中科院院士大会上指出,领军人才、尖子人才需要伯乐的特别挖掘,“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两个“非常”表明,人才的发现和开发需要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既要创新拔尖人才的选拔渠道,又要完善青年人才的容错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各尽其能用人才。

为何先治吏?“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而“治国之要,莫先于治吏”。曾以水火之比喻来警示干部思想上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对干部的治理失效意味着事业的毁灭,“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49]690,小节不慎则大节难保。他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到“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0],对干部的一次纵容就是对民众的万次伤害,“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管”是他一贯的治理要求。在干部的公权力使用方面,特别强调“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33]985。只有让干部牢记“公权姓公,公权为民”的治吏官箴,权威和公信力才能够保国之根基、党之纯洁。


( 单篇付费后可阅读完整内容

单击 阅读全文 即可

   (会员点击 "会员订阅" 免费阅读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