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2024-08-29 10.00元 免费试读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为我国乡村振兴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道路,数字化、绿色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两大基本路径和重要抓手。我国乡村振兴的特殊国情和基本道路决定必须走数字化、绿色化道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两化融合的基本载体。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乡村意蕴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目标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基于绿色化的发展理念,着眼于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确保乡村振兴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之路。本文所说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政府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也不是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而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用数字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乡村的发展直接反映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有着特殊的内涵和更为全面的要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意蕴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坚持绿色化的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朝着绿色友好型方向迈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内容,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绿色化为引领的数字乡村生态文明是良好生态、绿色产业和美好生活的有机统一。

(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数字化”意蕴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数字化意蕴,蕴含着数字化赋能绿色化的基本原理。数字乡村建设遵循“数字革命”内含的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演化规律,形成一个乡村“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孪生的虚拟空间,不断改善和提升数字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治理效能。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介入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全流程的支撑,使得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变化等成为可能,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变为现实。而数据正逐步成为数字生态中的关键生产要素,从而激发数字化在乡村生态环境中的巨大效用。通过大数据的模拟仿真预演,能够提升乡村生态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数字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可以助力数字乡村环境监测、分析、研判、预警以及处理等更加精准高效,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数字化、智能化的现实通路。具体表现为乡村生态环境智慧治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不断增强。

(三)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两化融合”逻辑及机理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化引领数字化,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两化相互融合、互相支撑、相互成就,正在逐步形成和加快构建数字化与绿色化“孪生体”。以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数字乡村建设对于建设数字生态文明具有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数字乡村建设加强了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农村经济多元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数字公共服务可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升乡村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治理效率。同时,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字基础和数据资源等技术支持。此外,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数字乡村建设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和引领数字生态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升级等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城乡资源要素加快流动共享,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乡村生态共同体。其次,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阵地。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体量大、任务重的区域。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升能够推动乡村风貌的整体变化,结合地域及文化的多样性,打造出具有中国乡村发展特色的生态模范村,丰富美丽中国的时代内涵和实践经验。最后,美丽乡村是推动实现数字生态文明的重要势能。美丽乡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动力上的转换和发展模式上的优化。美丽乡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调,注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有机、可循环打造友好型农村发展模式,凝聚生态共同体意识,从而保障乡村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数字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共同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这一重大命题,为新一代数字科技助力乡村生态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家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助力基础设施、能源的低碳化、绿色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可以预见,数字化领域不断加强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应用,能够为乡村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绿色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得乡村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力点在哪里,数字红利就释放到哪里,有助于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推动生产效率和能源效能共同提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总结起来看,在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绿色化和数字化两轮驱动,同时推进数字乡村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是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绿色化为引领、以数字化为支撑的数字生态文明是良好生态、绿色产业和美好生活的有机统一,是数字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共同目标。

二、分析现状,准确把握当前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环境治理的新方向。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探索和推动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发展起步晚、技术不成熟、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协同不够等问题。

(一)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晚,技术发展还不成熟

我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起步于“十三五”时期。《“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台后,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才得到推进。在应用层面,技术融合与应用的发展较慢,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数字技术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张力仍制约着我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在数字技术发展方面,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数字中国”这一概念。2017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被首次写入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同时,“十四五”规划将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明确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原则、任务和实施路径。现代信息技术仍然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底座。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不断发展,但如何实现数字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仍然面临挑战。

(二)生态环境数字化基础能力薄弱,缺乏全方位、智能化、精准化的生态系统感知能力


( 单篇付费后可阅读完整内容

单击 阅读全文 即可

   (会员点击 "会员订阅" 免费阅读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